首页 | 银行动态 | 金融科技 | 信息安全 | 数据解读 | 政策速递 | 金融江湖 | 银行招聘 | 行业会议 | 原创 | 名家专栏 | 福利汇 | 专题 | Bank帮

  • 民商智惠

广告

致辞演讲

获奖名单

上一张
  • 第一轮颁奖

    第十四届中国电子银行年度盛典
  • 第二轮颁奖

    第十四届中国电子银行年度盛典
  • 第三轮颁奖

    第十四届中国电子银行年度盛典
  • 第四轮颁奖

    第十四届中国电子银行年度盛典
  • 第五轮颁奖

    第十四届中国电子银行年度盛典
  • 第六轮颁奖

    第十四届中国电子银行年度盛典
  • 第七轮颁奖

    第十四届中国电子银行年度盛典
  • 第八轮颁奖

    第十四届中国电子银行年度盛典
  • 第九轮颁奖

    第十四届中国电子银行年度盛典
  • 第十轮颁奖

    第十四届中国电子银行年度盛典
  • 第十一轮颁奖

    第十四届中国电子银行年度盛典
  • 第十二轮颁奖

    第十四届中国电子银行年度盛典
  • 第十三轮颁奖

    第十四届中国电子银行年度盛典
  • 第十四轮颁奖

    第十四届中国电子银行年度盛典
下一张
  • 神策数据
  • 旷视科技

广告

分论坛一

吴军 关铁军 梁笛 杨兵兵
第十四届中国电子银行年度盛典

中信银行吴军:金融生态圈的核心是通过金融场景满足客户的综合化需求

中信银行电子银行部总经理吴军参加了本次论坛并以《中信银行出国金融生态圈建设探索之路》为题做了发言。他认为,银行构建生态圈的核心目标是通过“金融+场景”的方式满足客户端到端的综合化服务需求。在吴军看来,渠道融合主要是要做好外部合作资源共享和内部的连续性服务体验、差异化渠道定位以及全渠道统筹管理进行融合;数字化运营主要是是客户、产品、渠道三位一体数字化运营手段,重塑用户旅程极致客户体验,实现市场运营/用户运营/内容运营/产品运营精细化管理。

第十四届中国电子银行年度盛典

广发银行关铁军:线上化进程是对传统银行经营能力的加杠杆

关铁军认为,把银行的服务输出,整合在需要银行服务的业务场景里,将是银行业促进未来数字化蝶变,实现与互金巨头同场角逐的重要赋能方向。网络化、移动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等线上化进程,可以看作银行经营能力的加杠杆,各阶段杠杆能力不断放大甚至倍乘,这就是当前常说的“赋能”。银行也需要正视诸多融合要求,从渠道建设部门的视角看,首先是与科技的融合,其次是渠道建设和客户经营融合,线上品牌塑造和营销传播的潜力也将被深入挖掘和有效释放,用户运营、产品运营、渠道运营日益成为与渠道建设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第三是渠道建设和风控融合,这也是一个突出的特点,风控已经成为渠道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第十四届中国电子银行年度盛典

民商智惠梁笛:SaaS帮助银行搭建有温度的线上电子银行渠道

梁笛认为,在市场和监管的推动下,整个互联网金融已经进入了下半场。持牌金融机构尤其是银行无疑会成为主角,谁能更好地把“金融产品”和“场景”结合好,谁就会走得更远更深。而国内区域性商业银行在架设电子银行渠道的道路上,往往会遇到比全国性商业银行更大的困难:缺乏网点和品牌知名度、金融产品同质化……这时,如中信银行出国金融、光大银行云缴费等非金融服务的差异就出来了。他们不仅搭建了自己的非金融服务平台,生活圈平台,而且在某个领域形成了一个高频的刚需入口,会带来自有的入口和更好的平台。

第十四届中国电子银行年度盛典

光大银行杨兵兵:从渠道到平台再到生态 时代赋予电子银行新职能

杨兵兵认为银行服务模式已经从渠道到平台,再到生态的方向转变和升级。这可能就是这代人的使命——让电子银行实现升级,这种升级是伴随着时代的到来应运而生的。杨兵兵指出,不同的时代赋予银行不同的意义。从渠道为王的时代到平台为王的时代,再到现在演变为生态为王的时代。他认为,渠道是一个很传统的业务形态,而平台有着非常的意义,因为渠道是封闭式的,而平台是开放式的。Bank3.0就让银行从渠道走到了平台。Bank4.0时代,生态一词就在银行体系中被广泛应用。

分论坛二

周宇 王润石 袁义东 桑文锋
第十四届中国电子银行年度盛典

上海银行周宇:未来手机银行APP将成为用户运营的核心战场

周宇表示,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以客户洞察为中心的智能策略体系正在形成,全渠道正走向生态互联。如何进行渠道协同?周宇认为,必须建立统一的客户洞察体系和客户策略体系,渠道协同才能真正持续往前发展。他建议在规划时考虑三个重点:一是,各渠道的策略和体验一致、连贯,客户进入应用端和网点应该看到的是一致的;二是,未来手机银行App一定是核心战场,如何让App成为连接用户的核心也是规划的关键点;三是让行为数据能够在各渠道共享,在全渠道之间展现和应用。

第十四届中国电子银行年度盛典

重庆银行王润石:城商行应多依托本地市场优势扩大数字化红利

王润石指出,数字化转型是银行业毋庸置疑的发展大方向,但作为城商行或者中小银行具体应该如何开展数字化转型,仍然是需要业内积极探讨的重要课题。王润石坦诚,对于城商行、中小型商业银行而言,在银行业内与全国性商业银行相比,数字化能力存在非常大的差距。现在城商行面临着来自行业内外部双重的激烈市场竞争,因此数字化转型有着迫在眉睫的必要性。

第十四届中国电子银行年度盛典

山东农信社袁义东:服务“三农” 助力普惠金融发展

袁义东介绍说,随着电子银行业务发展,山东农信社线上网点的客户数量逐年增长,并且客户对电子银行的认可度和依赖度也逐渐提高。山东省营业网点、农金员加上电子器具能够覆盖全省84%的行政村,农金员队伍有4.9万人,占存款20%左右。而随着“三平台一支付”——智e通,智e购、智e付、个人电子银行的运营和使用正在全省逐渐开展。到2019年末,山东农信社将按照相关要求实现每名农金员服务500户,服务半径三公里左右的标准,实现农村金融服务全覆盖。

第十四届中国电子银行年度盛典

神策数据桑文锋:用数据驱动银行用户运营

桑文锋认为,电子银行目前面临着自身的研发能力不够、线上产品迭代较慢、用户运营循环效率较低等问题。对于银行场景来说,要把握用户行为,就要围绕用户运营,要理解用户,把各个环节的数据收集起来。而银行体系中,围绕营销体系、客户服务等各个环节,可能有很多系统,一个银行里可能有几十个甚至上百个系统。这些系统里到底每个环节产生了什么样的数据?这些数据之间如何汇成一条流?银行要转变思路,要面向数据流。有了这条流之后,上层不管是围绕用户的运营还是风控管理,让这些事情变得更加有效。

分论坛三

赵成刚 蒋建明 王丰辉 王双洋 张卓
第十四届中国电子银行年度盛典

中国银行业协会赵成刚:数字化转型给银行带来四点变化

赵成刚表示,数字化转型给银行同时带来了压力与动力。如今人们谈论的越来越多的是中国的银行如何从高速度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这个过程中,如何在数字化环境下将业务做得更好给所有银行都带来了不小的压力;而带来动力的一方面,走在转型创新前面的银行,由于金融科技的驱动带来了非常好的回报,使得一部分银行主动通过科技创新去引领发展;另一些银行受限于客观原因无法自主创新转型,从而选择跟随复制成功的模式,这使我们看到整个银行业的创新突破和跟随战略的选择并存。

第十四届中国电子银行年度盛典

江苏银行蒋建明:金融科技不神秘 数字化与智能化道阻且长

蒋建明表示,从前的“互联网金融”时代,银行被贴上了“传统金融”的标签,好像传统金融是落后、守旧的,出现了互联网金融与持牌金融机构的“金融二元”情况,后来互联网金融在野蛮生长的过程中暴露风险,互联网公司及时转换,抛弃了互联网金融概念,换上金融科技这个新马甲,有了“金融科技”这个概念。

第十四届中国电子银行年度盛典

大连银行王丰辉:提升基础能力,不让差异化发展战略成空中楼阁

大连银行网络金融部总经理王丰辉出席本次会议,并做了题为《中小银行的网络金融之路:差异化是目标还是起点?》的发言。他就中小银行该如何看待平台战略,如何结合自身实际发展业务,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王丰辉认为,银行做网络金融业务应该结合自身优劣势,以适当的切入点去发展自己独有的金融业务。

第十四届中国电子银行年度盛典

包商银行王双洋:银行过于关注KPI则难以打破关于用户体验的视角局限

王双洋首先指出银行在试图以互联网化视角、数字化手段提升用户体验时存在三个困局。第一、用户视角与银行视角之间存在差异。第二、难以跨越从以资产规模给用户分层到从实际需求给用户分层的观念代际鸿沟。第三、智能化是各行各业的大势所趋,但智能机具让银行离客户越来越远。同时,王双洋认为科技能力弱、迭代速度慢,存在部门壁垒、无法达成全行共识等也是目前银行数字化环境中用户体验不佳的结构性短板。

第十四届中国电子银行年度盛典

旷视张卓: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为金融行业赋能

张卓就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在商业银行中的七大应用与来会嘉宾分享最智能的实践经验。张卓表示,互联网时代商业银行越来越被互联网挑战、越来越被客户挑战。获取高收益的客户越来越难,个人金融服务反欺诈及运营有形网点成本越来越高。通过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所研发的人脸核身、智慧营业厅 、刷脸支付等应用将更好地为金融行业赋能。

年会日程

第十四届中国电子银行年度盛典

往届回顾

成员行

第十四届中国电子银行年度盛典

合作媒体

第十四届中国电子银行年度盛典

合作伙伴

第十四届中国电子银行年度盛典

主办单位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中国电子银行网 2009,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8027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