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 Found


Powered by Tengine
tengine
首页 > 专题  > 正文

清华大学韩锋:未来区块链银行会是什么样?

2016-04-13 16:47
来源:中国电子银行网
作者:庄锦煌
字号:
核心提示: 韩锋认为,大数据如果将来建立你的信用,恐怕比你的房子、工资流水要值钱的多,如果在区块链上登记,这是全球的信用。

  未来信用资源从何而来?在区块链的时代会从何而来呢?清华大学iCenter导师韩锋表示,通过大数据应该很容易建立每个人的信用资源,但是现在的大数据由于没有应用区块链会存在一些问题,事实上形成数据孤岛,这些大互联网公司是各自垄断,另外事实上形成数据所有权的错位,实际上每个人数据、每个用户的数据并没有被用户自己控制,包括每天在微信上产生了大数据,可能成为将来每个人重要的信用资产,但是个人完全无法控制它。


  清华大学iCenter导师 韩锋

  韩锋认为,大数据如果将来建立你的信用,恐怕比你的房子、工资流水要值钱的多,如果能在区块链上加密登记(不是大数据直接上区块链),这是个人全球信用的基础。如果大数据掌握在互联网公司的话,全球的市场信用建立是并不能去中心化的,但未来大数据在区块链上加密,就真正能成为个人产权清晰的信用资源,目前新的技术发展,已经能让很多数据文件加密存储,形成的数字水印(HASH值)直接存在比特币区块链上,直接可以在区块链上做交易。那么交易数据存在区块链上,就能成为你个人的信用,所有的大数据将成为每个人产权清晰的信用资源。

  以下是韩锋的演讲实录:

  2013年比特币的价格突然地飞涨,因此造成了大家对比特币很关注,但是后来五部委发了通知以后,总的来说社会对这个事情是过度解读的,经常听到下面的一些说法就是说,比特币被中央禁了,所以很多人那时候对比特币是一直避之唯恐不及。

  但是当时我研究了比特币基础的那些技术,我觉得它还是有很多的创新。特别是我跟清华大学的王小云教授学习了比特币加密学原理,我当时就觉得非常有意思,我就写了一篇比特币密码学原理的文章。当时没有地方可以登,主流媒体也没人理我,当时正好认识《清华金融评论》几个编辑老师,我们关系不错,他们居然就登了,让我当时喜出望外。

  实际上当时区块链这个概念没能和比特币完全区分开,但是我们写了一篇应用比特币底层的技术,我们称之为块链,写了一个叫“比特币块链上股权众筹”的这么一个系统,因为当时我们已经在讨论,就是说比特币的底层的技术,它是会有更多的金融应用,这篇文章又很快被清华金融评论登出来了,我兴致很高的又写了第三篇区块链文章,但这第三篇终于被《清华金融评论》拒绝了(大笑)。后来基本上都发在清华未央网了。

  今天讨论的主题是未来区块链银行会是什么样的?这是受几天前正好跟一个大银行的高管讨论区块链的应用和未来的银行引发出的一些思考,这两天我把它总结了一下,这家大银行的名字我不方便披露,主要原因是我也一时想不起来她的名字了(笑声)。要讨论未来银行在区块链时代会是什么样的,这个表面听起来是非常抽象的话题,好像有点无从下手。我受这个启发,就是当初在清学开了一门课,我们讲区块链的时候,讲到它的智能合约,当时因为班上有清华法律系的学生,他们听到智能合约以后,将来合约可以在区块链上自动执行,他们就很着急了法律系的学生说合同都能自动执行了,不用打官司了,将来要他们干什么?当时就有了这么一个讨论,那么怎么回答这个问题?因为当时的课程请了北大法律学的博士帅天龙,他站的更高,他就说要跳出现有对于律师的认知,现有的认知是什么?肯定是既有法律规定下的让委托人利益最大化,或者保护当事人的利益,帅律师说我们应该看到更本质的东西,更本质的东西是什么呢?就是利用既定架构让委托人权益最大化。

  什么叫架构?这间屋子四面墙就是一个架构,因为这个架构我们在座的人才约束到这来开这个会,如果没有这个架构的话我们就不称之为论坛了。所以所谓法律也只不过是架构的一种,是对社会上人的行为的一种规定和限制,那么它推而广之,很重要的一个概念就是Lessig提出的code2.0,其实程序也是一种架构,我们现在上着互联网,我们觉得我们自由了,我们的信息可以自由传输,其实错了,其实我们大家都遵守了一种架构就是TCP/IP协议,包括更多的类似HTML协议,实际上你都在接受这种架构,它们重新规范了我们人类的行为。

  那么未来的区块链智能合约也无疑会是一种架构,在这种架构下,律师怎么能做到能够让TA的委托人利益最大化呢?未来的律师他可能主要的工作就是从事智能合约的编程!他们要会把用户的利益,通过区块链上的程序和架构保护下来。

  因此我也受他们启发,既然我们讨论未来的的银行该干什么,我们应该更本质地认识到银行现在在干什么,我们不说现在的银行就是吸储放贷,现在的银行更本质的是管理支付信用,存储信用资源。

  所以关键问题就是未来的区块链时代,信用和信用资源是怎么建立起来的?我们要有这么一个推理,我们才能够去预测未来的银行应该有什么样的功能。我现在正在和西南财大的教授一起写关于金融发展史的角度怎么看这个区块链,也就是寻迹人类最早所谓的信用是怎么建立起来的,从而预测她未来会怎样演化发展。


  图1

  我们文字考古正好是金融博物馆的一面墙(见图1),我们不用到地里面去挖,我们就能够判断出来,甚至全球也有类似的结论,实际上贝壳是最早作为信用的一种符号,信用资源的,中国有将近100个贝字旁的字,基本上都跟财务有关。因为相信物比相信人成本低,人是会骗你的。所以人最早的信用资源偏向来自于自然实物。

  但后代即使相信贝壳和金银这种,当你生产规模越来越大的时候,它成本就越来越高了,因为要长途贩运,乔家大院里面最典型长途贩运几车拉的银锭是非常不安全的,甚至出现了镖局。那么需要所谓帕累托改进【注1】,就是重新组合资源和制度,然后让各方成本下降,注意要让大家都受益,历史上基本上沿着这个帕累托改进,而不是所谓的金融战争,历史上只有宗教战争,没有金融战争,它是靠这种改进来不断地降低市场信用的成本。

  后来为了降低信用资源的运输的成本自然就出现了票号,中国开始日升昌的出现,说明什么呢?它要建立自己的信用,它想让大家相信它开出那张纸值钱,表示说他能随时兑付。所以帕累托改进让我们走向了让人相信人,相信机构的这么一个方向,相信那张银票,当然后来更高级所谓的信用货币,像美元最典型也是这么来的。


  图2

  但是他们开始仍然是采取锚定自然资源,黄金是最典型的来帮助建立他们的信用(见图二,日升昌的柜台后面摆满了金锭,说明银票随时可以兑付,以建立信用)。所以历史上帕累托改进有点像醉汉的脚步,一会儿偏向物,一会儿偏向人。


  图3

  但是近一百年来最主要的倾向是什么呢?当70年代美元宣布跟黄金脱钩以后,基本上我们就越来越相信人了,因为金银退出了金融领域,我们不能拿自然资源去建立信用了,只有相信人。当然历史的演进这一段仍然是帕累托改进,仍然是会降低成本,但是有一些方面让我们成本更高了,相信人,人是会作弊的,像2008年金融危机,美国的量化宽松,这个我也不必细说了。

  我们人类要考虑到纯粹相信人是不是有问题呢?纯粹相信人是有问题的,为什么现在银行盖的楼一个比一个高,包括陆家嘴,为什么要盖这么多的高楼大厦,原因很简单,它是特别怕社会不相信它,因为信用只能从它的机构产生了,只能从人产生了,没有任何自然资源锚定了,所以它非常怕社会不相信他的,所以他必须造钢筋水泥的高楼大厦,当然里面的人也一定是高大上的,常青藤毕业的,北大清华毕业的。

  实际上我跟张夏博士在写这本书的时候,他提出的观点我觉得非常好,就是说只要我们相信这些人在干什么,在网络时代,支付的本质变成了“记帐”,我们的支付到了网络时代实际上就变成一种记帐和清算了,因为以前的时候你还要付东西,至少得付“钱”(纸币实物)吧,现在你有了卡以后,包括支付宝、微信支付就是剩下记帐了,没有任何实际实物的转移,中心的机构就是在干记帐的活。

  我们历史发展,我就说刚才帕累托改进,既然过于偏向人了,那我们原来的记帐就只是相信这么一个中心在记帐,我刚才说了它的问题是比较多的,成本在增大。那既然有了互联网,靠我们所有的互联网用户节点来记帐,来形成一个支付系统行不行呢?完全不用相信一个中心可不可以呢?这个事情终于在历史上应运而生了,就是2008年所谓的比特币,区块链的信用系统,中本聪写了一文献,一开始TA就宣告我不依赖任何的中心,不依赖任何的机构,我要建立一个大家共同来记帐形成信用的系统,所谓每个区块链就是一个帐本链。

  当然他这个记帐要能形成所谓的支付首先能防止重复支付了,如果你能重复支付是不可能建立信用,既然不需要任何中心,那么就需要盖时间戳,盖时间戳以后,逻辑上是可以防止重复支付的。

  但是关键谁来盖,网上当然有很多的节点,有这么多用户,但是大家凭什么来给你盖时间戳呢?帮你记帐呢?你不能假设它们都是雷锋,如果假设是雷锋这个事情就不成立了。中本聪跟亚当斯密想的是一样,认为市场是自利的一个系统,人人在上面无利不起早。

  中本聪设计这个系统,大家就是竞争记帐挖矿,它可以每10分钟去竞争全网唯一的合法记帐权,也就是能证明只要你算力是全网最高的,你就能拥有全网络这10分钟的唯一合法记帐权,那么你记的账就成为唯一合法的一个帐本(区块)。它每个区块就是跟全网的每笔交易在记帐了,中国也是拥有了全世界最大的矿池。审计是谁?审计是全网的矿工,其他矿工要审计它,要接受它确实都盖了时间戳,没有重复支付,那么全网就将接受,这个唯一合法记账人就会获得奖励。


  图4 由火币网张健提供

  实际上现在谁在全网记这些账,我春节的时候去慰问了一下所谓的矿场,他们很多分布在像四川小水电这些地方,因为那里的电最便宜,那的电几乎都是废气的小水电,国家现在是不要了。因为国家经济下滑,那里发的电现在卖不了,那个地方没有别的经济了,实在是除了自然资源真的没什么了,所以这些地方有很便宜的电,他们就合作,不是说直接买电,直接买电是不允许的,电只能卖给国家电网。他们签的合同是甲方乙方倒置,说我们一块儿做云计算合作,就把比特币矿场建起来了,矿工请的当地的藏族,只要高中毕业就可以当他们的矿工,只要保证这个机器不关机,这是他们上万台矿机,分布在小水电那个地方,很荒凉,但是电很便宜,最便宜能便宜到一毛钱一度电。

  这是记帐全网结点的分布图(图4),当然大家一眼望出去就知道有三大主要的分布,一个当然在美国(北美),一个在欧洲,一部分当然在中国,你们千万不要通过这副图就认为中国节点算力少了,实际上中国很大,但是中国的矿池很发达,所以点比较少,实际上中国的算力现在经常达到全网的70%以上。


  图5

  这里面前三块大的全是中国的(图5),第一个就是我刚才说的蚂蚁矿池,第二个就是所谓鱼池,第三个就是所谓的国池,第四名在乌克兰,,第六名又是中国的BW。他们加起来很容易就70%以上了,所以有了这么大的算力,所以比特币的逻辑记帐变成了全网的一个分布式的记帐状况,记帐员并没请常青藤的人,并不是要博士毕业才能够记帐,那么凭什么全网相信你记的帐呢?最根本的逻辑是他们要消耗资源,他们是消费电力,所以为什么中国矿工千方百计要找最便宜的电,是靠你消耗电力来证明你去竞争到了这个记帐权,同时也让全球相信你记的账是正确的,因为要破坏这个账,要消耗51%同样的电力,现在成本已经高达10几个亿了,所以它是靠这套逻辑,所谓“算法共识”。

  所以帕累托改进,大家注意金融进化史的脚步,已经开始从完全只有相信人之后,比特币的区块链这个逻辑又开始偏向锚定自然资源的消耗,他们是靠消耗了自然资源,让全球相信他们记的账是可信的,这样建立信用。所以矿工分布在全球各地,当然由于中国的矿工太吃苦耐劳、坚韧不拔,再加上足够贪婪,所以他们把全网70%的算力现在都集中在中国了,所以现在帕累托改进的脚步是这样的。


  图6

  我们全网络记帐现在区块链的逻辑已经又偏向了物的锚定,这里面还有一个要锚定的就是你支付的是什么?当然大家以前说光看这么一张所谓的记帐凭证(图6),你支付的当然是钱了,但是支付的是钱这件事越来越说不过去了,因为信用卡你实际上支付的是你的“信用”,或者说信用资源。

  我们未来信用资源从何而来?信用资源在2013年以后所谓中国出现了互联网金融,已经回答我们了,信用资源会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大数据,这是互联网公司的盛宴,为什么中国有互联网金融这个概念,是因为那些大的互联网公司一旦有这个大数据以后,他把传统的信用资源的成本一下就下降了,传统的银行500万叫小额贷款,他5000块钱就可以贷,为什么?因为他通过大数据很廉价地评估了你的信用。

  所以通过大数据应该很容易建立每个人的信用资源,但是现在的大数据由于没有区块链存在,事实上形成数据孤岛,这些大互联网公司是各自垄断的,又开始形成了一些记账中心。而且事实上数据所有权的错位,实际上你们的每个人数据、每个用户的数据并没有被用户自己控制,其实你们每天,包括现在你们在微信上产生了大数据,是你们将来最重要的信用资源,但是你完全无法控制它。

  说实话这个大数据如果将来建立你的信用,恐怕比你的房子、工资流水要值钱的多,如果在区块链上登记,这是你的全球的信用。如果大数据掌握在互联网公司的话,全球的市场信用建立是并不能去中心化的,包括刚才记帐的逻辑,是没法去中心化的,这个成本是下降不了的,因为每个互联网公司只能自己形成价值转移闭环。

  未来大数据在区块链上加密,真正能成为个人产权清晰的信用资源,完全应该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所以新的技术发展,已经能让很多数据文件加密,直接把数字水印存在比特币区块链上,直接可以在区块链上做交易。那么你的交易数据将来完全可以存在区块链上,成为你个人的信用,所有的大数据将成为每个人产权清晰的信用资源,我认为这是未来全球信用体系建构的基础。

  其实有了大数据以后,信用资源的生产成本就急剧的下降了,但是有人可能没敢说出去,实际上原来我们的信用资源几乎只能产生于央行,央行要明确法币发行权和控制权,实际上换一种说法就是,本来期望对市场信用资源有绝对的控制,但是未来很多信用资源慢慢都来自于个人大数据了。

  所以这个事情(发行能积累大数据的数字货币)是央行一定要做,包括最近央行重视的SDR,这是未来很可能的超主权价值尺度,就用它来对未来你的大数据信用进行定价,你才能获取全球的信用。这个逻辑清楚了,我们就可以预测未来的区块链银行应该干什么?你既然是管理信用、存储信用资源的话,首先你应该充分做好大数据挖掘和分析,现在已经有公司在做这件事,有一家公司做的非常好,它居然问了一下我的手机号,就靠大数据把我的信用得分算出来了,我觉得这是非常了不起的一件事。

  如果未来银行不能够很好的进行大数据挖掘和分析的话,你银行的价值会下降,你可能不能进行很多业务。注意区块链上是不可能一对一对应你的人,帐户的概念只能银行有,银行才能把你在区块链登记的大数据信用资源,和你的人对应起来。当然可以有大数据信用的租赁和共享,像现在的uber,你的车光有所有权并不能给你带来效益,但是你可以通过分享资源来产生效益,比如说我有很好的大数据资源信用的话,我是可以租借给别人的,在某种风险可控的情况下,我相信这会是未来银行很大的一个业务。

  如果我们跳出现在对银行的认识,未来在区块链时代,怎么样管理信用,怎么样存储信用资源,我相信是靠这个逻辑来进行的,谢谢大家!

  【注1】帕累托改进(PARETO IMPROVEMENT)又称帕累托改善,是以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Vil-fredoPareto)命名的是指在不减少一方的福利时,通过改变现有的资源配置和技术而提高另一方的福利。

  参考http://jr.100xuexi.com/view/otdetail/20130506/f3291900-57b3-4c7e-8faa-f9775c68976b.html

 

责任编辑:王超

您有好的观点和精彩的文章,欢迎投稿。投稿邮箱:cebnetnews@cfca.com.cn 。

微信扫一扫,在这里读懂新金融。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中国电子银行网官方微信、浏览手机网站或下载官方APP(半刻金融)。

中国电子银行网官方微信 中国电子银行网手机网站 中国电子银行网官方APP
 
 
 
总是会有福利从这里发出……
手机上省流量看资讯
创新引领 半刻不停

 

新闻推荐

Copyright 中国电子银行网 2009,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5045998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2004896号

可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