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 正文

技术应用与银行服务——基于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分析

2015-08-21 15:39
来源:中国电子银行网
作者:鲁欣伟
字号:

  2015年6月-9月,中国金融认证中心(CFCA)、中国电子银行网(微信公众号:cfca-cebnet)联合全国近70家银行发起“2015未来银行”征文活动。以下为热心网友通过网络渠道投来的稿件。

  作者单位:浦发银行总行

  随着经济进入新常态,我国银行业正面临着增速放缓、利率市场化、竞争加剧等严峻挑战。为更好地应对未来变化,银行要坚持“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方向,充分借助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发展的红利,大力推进产品和服务创新,加速银行金融服务迈入信息化时代。

  一、小微金融市场广阔

  小微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力量,在稳增长、扩就业、促进创新、繁荣市场和改善民生等领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国家工商总局2013年发布的《全国小型微型企业发展报告》,全国各类企业总数中小微企业占比高达94%;小微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相当于GDP总量的60%;纳税占国家税收总额的50%。

  小微企业数量众多、地域分布广泛,加强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是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和稳定就业、鼓励创业的重要内容,也是银行加快自身发展的重要客户来源,小微金融市场前景广阔。

  二、小微企业融资难题依然紧迫

  当前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仍未有效解决。根据西南财经大学发布的2013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显示,在全国范围内小微企业的银行信贷可得性为46.2%,即在100 家有银行信贷需求的小微企业中,仅有46.2家能够获得银行贷款。银行对小微企业提供的信贷服务依旧不足,无法满足小微企业的发展需要。

  三、银行发展小微业务三大困难

  从商业银行自身角度考察,在信贷规模持续增长背景下,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依然得不到缓解,主要还在于我国商业银行针对这类客户群体的经营方式和服务手段存在不足,当前主要面临三大困难。

  一是风险控制难。一方面,小微企业经营受宏观经济和政策的影响较大,抗风险能力较低,财务信息不够规范甚至缺失,抵质押品普遍缺乏,企业主的个人道德风险不可控,诸如此类问题使银行很难利用传统信贷手段有效控制信用风险;另一方面,在传统信贷操作模式下,商业银行由于人力有限、调查手段单一等原因,对每个小微企业的经营情况、企业主资信等方面的信息掌握不充分,信息不对称问题突出,往往难以实时获取和更新企业信息,难以有效监督资金用途,难以准确预测和控制潜在风险。

  二是运营成本高。由于小微业务在服务上的公司性特征,商业银行为一笔小微企业授信所付出的调查、审查人力成本和执行的审批程序与一笔大额公司授信基本相当,但小微业务固有单笔金额小、经营较为分散等特征,使其业务收益偏低,对业务经营人员吸引力较差。同时,商业银行为服务小微企业,在网银、手机银行、电话银行、信息数据库系统以及ATM、POS机具的布置上均需投入大量资源和人力。商业银行为寻求自身收益平衡,往往倾向于将较高的运营成本转嫁于小微企业,从而提升了小微企业融资成本。

  三是金融服务不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金融服务广度不足。小微企业分布地域与行业较为分散、发展速度参差不齐、经营方式各不相同等特征,对银行提供金融服务的时间、空间、方式及手段提出很高要求,其结果是银行小微金融服务的客户覆盖面不高,大量迫切需要金融服务的小微企业被排斥在规范的金融服务体系之外。第二,金融服务深度不足。目前商业银行开展小微金融服务主要集中于单一的融资服务,没有实现集融资、结算、理财、咨询等于一体的综合性、一站式金融服务,相关的非金融需求难以得到满足。第三,金融服务能力不足。商业银行的内部管理流程相对固化,难以根据小微企业的需求快速改变,难以根据其经营周期和经营特点“量身定制”。

  四、小微业务新技术应用

  为解决上述风险管理、成本控制以及服务不足的问题,银行需充分借助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成果,大力推进小微金融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加快银行服务迈上新台阶。

  传统模式下,小微业务信审很大程度依赖信贷人员的经验判断,基于对企业的经营状况、财务表现、企业主人品等要素综合形成审批结论。此类模式的调查成本较高,难以复制,且无法根本解决客户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显著等方面问题。在此背景下,通过借助大数据和云计算,积极运用征信技术、评分决策技术、客户视图、移动信贷操作平台等多种先进技术和工具,能极大提高信贷审批的质量和效率,减少人力资源消耗,有效提升银行对小微客户的金融服务水平。

  (一)征信技术

  除央行征信外,未来可通过民营征信机构,更全面了解小微客户信用状况。2015年1月,央行印发《关于做好个人征信业务准备工作的通知》,允许芝麻信用、腾讯征信、前海征信、鹏元征信、中诚信征信、中智诚征信、考拉征信、华道征信等8家民营征信机构开展个人征信业务。银行可通过对接相关机构,获得来自公共机构、运营商、电商、网络金融及社交网络、合作伙伴的有用信息,更全面掌握客户整体信用状况,辅助信审工作开展,提高授信决策质量。

  (二)评分决策技术

  近年来,客户评分决策技术和方法发展迅猛,新技术加速落地。传统评分方法如决策树模型、逻辑回归模型等,由于存在稳定性或过度拟合等方面缺陷,已无法完全满足应用要求。人工智能模型,如神经网络模型、机器学习等新技术,将逐渐应用于客户评价和信审决策。神经网络模型是一种模仿人脑信息加工过程的智能化信息处理技术,具有自组织性、自适应性以及很强的预测能力。此外,评分决策技术的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除贷前使用的授信评分卡,还包括辅助贷后管理及客户预警的行为评分卡,加快锁定风险客户的催收评分卡等,通过决策系统在小微信贷领域的全过程应用,可大幅降低人力和运营成本,提升授信决策效率和准确性。

  (三)客户视图技术

  银行原有的客户关系管理主要基于客户在本行的存款、贷款、理财等金融业务数据,无法完整描绘客户的资产及风险全貌。未来在保护客户隐私的前提下,可集成多维度、多侧面信息,综合反映客户整体状况,如:应用人脸识别、声纹识别等确定客户身份;应用地图位置定位信息,了解客户居住及活动范围,从侧面获得客户的住房情况、消费水平等,加深对客户认识; 应用互联网社交信息及语义分析,了解客户风险偏好和生活状态等。

  (四)移动信贷操作平台

  为提高小微授信调查效率,辅助授信人员完成现场调查,未来银行可积极应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并提供移动信贷操作平台工具。信贷调查人员配备之后,可在现场调查中进行录像、拍照、录音等操作,并完成资金流测算、存货盘点、资料收集等多项授信调查工作,系统收集、分析后,可自动生成调查报告并发送至审批人员。应用相关工具可大幅减少信贷人员案头工作,加快信贷业务处理流程。

  五、总结

  小微金融业务已成为银行未来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但当前仍面临风险管控、运营效率以及服务手段等多方面困难和不足。银行要充分认识创新和技术驱动发展的重要性,注重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应用,大力推进产品、流程、体系全面创新,让新技术在小微金融业务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责任编辑:王超

您有好的观点和精彩的文章,欢迎投稿。投稿邮箱:cebnetnews@cfca.com.cn 。

微信扫一扫,在这里读懂新金融。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中国电子银行网官方微信、浏览手机网站或下载官方APP(半刻金融)。

中国电子银行网官方微信 中国电子银行网手机网站 中国电子银行网官方APP
 
 
 
总是会有福利从这里发出……
手机上省流量看资讯
创新引领 半刻不停

 

新闻推荐

Copyright 中国电子银行网 2009,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5045998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2004896号

可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