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 Found


Powered by Tengine
tengine

连平:疏通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是金融机构的严峻任务

专题库
来源:新浪财经 2018-08-23 14:55:12 连平交通银行2018中国银行业发展论坛 分会场一

核心提示连平认为,要注意一点就是不能把所有任务都压在银行业。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

  由新浪财经主办的“2018中国银行业发展论坛”于8月23日在北京举行,主题为“未来银行之路:固本与攻坚”。

  在“金融机构改革新征程”圆桌讨论中,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目前金融机构可能当前比较严峻的一个任务,要疏通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就是在流动性央行政策经过调整以后已经达到合理充裕状态下金融机构怎么样更好的把流动性能够疏导到、引导到实体经济当中去。

  连平认为,要注意一点就是不能把所有任务都压在银行业。

  以下为实录:

  曾刚:首先感谢各位嘉宾,因为本环节讨论题目是金融机构改革的新征程,大家知道过去一年多时间金融业环境、银行业监管环境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内外部环境都在变化,有很多新的内容,涉及到改革开放、银行自身转型。所以我们今天利用有限时间和大家做简单交流和分享。

  第一个问题是想请大家谈谈各自看法,我们都知道去年金融工作会议确定了未来金融改革大方向,机构改革也在其中,提出金融业很多任务,很多具体的内容,目前在有条不紊实施。第一个问题是各位的感受,过去一年多时间以来怎么看金融行业内外部的变化,那么对金融机构改革、金融改革下一步方向。

  连平:谢谢主持人!对于当前的整个形势的看法和整个行业最近一段时间以来的变化,我想确实是“变”这个字特征还是比较清晰的。因为中央的政治局会议在7月31号发布的公报内容来看,对整个目前运行态势有一个非常精炼的判断,就是稳中有变。这个“变”从2017到今年变化比较明显。可以说在2017年的上半年整个政策,包括货币政策还是偏紧方向进行调整,但是在2018年初已经开始有所变化了。直到政治局会议有关的政策基调就更加明朗了。那么从这个一年多来情况来看我们原本确定的一些非常重要任务,比如去杠杆,2018年以来,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至少是在稳杠杆方面,我们可以看到一系列的数据可以来证明。我上周《金融时报》对我有专访,我举了很多相关数据。稳杠杆当中非常重要的是结构性的问题,就是说国有企业的杠杆,还有地方政府的杠杆,在最近这一年多来调整当中,相关数据显现出这方面的情况是稳下来的。

  总的来说我们认为中国目前杠杆,社科院这两年有很多研究成果,这些成果我们一直在参考,一直也在用。我们觉得总体来看,所反应出来中国杠杆状况,还并不是说高的十分离谱,是中等偏高的水平。这是全球来看。

  那么任何事物都是相比较而存在的,经过这样的比较可以看得出我们杠杆水平是中间水平偏高。但是在目前情况下,能够把杠杆稳住,在经济有不小下行压力情况下,尤其是外部的环境发生非常大的变化的情况下、不确定性明显增加的情况下杠杆稳住,在这种基调下对其他的一系列的相关方面,采取有针对性的一系列的举措,我觉得这是当前确实是政策比较合理的一面。

  所以我觉得接下来有关这方面政策会继续朝这方面走。目前金融机构可能当前比较严峻的一个任务,就是在流动性央行政策经过调整以后已经达到合理充裕状态下金融机构怎么样更好的把流动性能够疏导到、引导到实体经济当中去,这就是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国务院一直在倡导的。要疏通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所以这个任务是非常清楚的落在金融机构的身上。金融机构怎么样能够把流动性引导到实体经济当中去。

  我觉得在这里特别要注意一点就是不能把所有任务都压在银行业。银行业应该说最近这些年来,虽然社会融资规模除了银行信贷以外发生很大的变化,信贷增长很快,去年以来非信贷融资增速迅速放缓,增量明显减少。在这种情况下信贷速度适当有所加快,我认为是有必要的。

  我们在之前曾经提这方面建议,我们认为从12%到13%适当有所提高,到13%或者多一点水平对实体经济有好处。我们必须看到客观上有一系列的非信贷的融资方式,即使下半年采取一些措施可能恢复到正增长状况也比较困难,这种情况下信贷如果不保持高速增长,实体经济就会感到非常紧。应该注意信贷增速保持相对合理水平,不宜短期内出现信贷增速偏高状况。

  目前来看7月份已经达到了13%多一点,我觉得这个之后还是需要进行一定程度的管理。避免在短期内出现信贷增速偏高的状况。目前从各个方面来看,非信贷的融资这块我觉得还是需要采取许多有针对性的政策,让融资的门能够打开,堵了后门但是正门还是要打开,要鼓励支持合理的非信贷的融资。还是应该保持一个比较正常的增长。

  因为我们说从目前的中国融资结构来看,信贷当然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占比重比较高,但是非信贷的社会融资规模的这些融资方式,其实也是整个融资中间极其重要一块,如果说这一块在未来不能保持平稳较快增长,那么整个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融资的可得性角度去看,然后再进一步从利率角度去看,都有可能对实体经济还是会有一定压力,所以我觉得我们还是要在非信贷的融资的政策方面,包括一系列的管理方面,能够更好的加以激励和推动。

责任编辑:Rachel

收藏

  • 最新
  • 最热

    点击加载

      点击加载

      我要评论
      普通评论
      游客

      登录后参与评论

      为你推荐

        暂无相关推荐
        网络维护通知 财源源二维码

        热文排行

        • 今日热点
        • 每周排行
        302 Found

        302 Found


        Powered by Tengine
        tengine
        302 Found

        302 Found


        Powered by Tengine
        tengine
        合作媒体

        中国网络电视经济台 | 和讯银行 | 凤凰理财 | 腾讯网 | MSN理财 | 网易科技 | 中华财会网 | 第一财经网 | 北京商报网 | 和讯科技 | 财新网 | 中国网理财 | 金融界银行 | 光明网经济 | 东方财富网 | 经济观察网 | 中国经营网 | 赛迪网 | 新华信息化 | 中关村商城 | 同花顺金融服务网 | 环球网财经 | 投资时报 | 钛媒体 | 中国金融新闻网 | 新华网财经 | 人民网金融频道 | 中文互联网数据研究资讯中心 | 中金在线 | 外汇 | 品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