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 Found


Powered by Tengine
tengine
首页 > 专题  > 正文

中行田国立:三大机遇助中国银行业国际化转型突破

2016-07-07 10:47
来源:中国电子银行网
作者:万木
字号:
核心提示: 当前中国银行业发展环境正在发生剧烈的变化,银行经营压力日益严峻,但从中也应该看到未来五年...

中国银行董事长田国立
中国银行董事长田国立

  中国电子银行网7月7日讯 “2016中国银行业发展论坛”今日在北京举办,本届论坛主题为“未来银行之路:转型与突围”,作为年度银行业盛会,本次论坛邀请了监管层领导、银行业高管、国内知名专家等数十位嘉宾与会,就金融业相关热点话题展开多场次的主题讨论。中国电子银行网通过PC和手机端现场直播本次论坛。中国银行董事长田国立出席本次论坛并发表主旨演讲。

  未来五年是银行转型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田国立在演讲中表示,当前中国银行业发展环境正在发生剧烈的变化,银行经营压力日益严峻,但从中也应该看到未来五年仍将是银行转型发展的战略机遇期,这些机遇包括国家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产业升级,推动银行业区域和业务格局深刻的调整。田国立认为,随着居民消费和服务业的重要性日益提升,给银行业优化业务结构带来了战略的机遇,金融媒体推动综合经营及非息收入较快增长。加快银行盈利模式转型,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推动管理和服务模式的变革等。

  三大机遇+四大着力点助中国银行业国际化转型突破

  田国立在演讲中指出,中国银行业现在面临着30年未有之三大机遇:第一个机遇是中国对外开放的新格局;第二大机遇是“一带一路”为主轴的新市场;第三大机遇是人民币国际化带来的新商机。田国立认为目前这三大机遇都有助于中资银行走出去,拓展更为广阔的国际市场。

  之后,田国立结合国际经验介绍了未来中国银行业国际化转型突破的四个着力点:1、服务国家战略,适应大国崛起的跨境金融需求;2、坚持差异化的发展,形成国际化发展的梯队;3、理性安排推进的节奏,保证国际化业务稳健发展;4、加强能力建设,各方面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

  最后,田国立表示,中国银行业不应该是单打独斗,也不应该是零和游戏国际化的厮杀,而应该携手合作,共同谱写中国银行业转型与突围的新乐章。

  以下为中国银行董事长田国立演讲原文:

  田国立:尊敬的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参加2016年中国银行业发展论坛,和各位朋友们一起来探讨中国银行业的未来转型和发展。

  当前中国银行业发展环境正在发生剧烈的变化,银行经营压力日益严峻,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未来五年仍将是银行转型发展的战略机遇期,这些机遇包括国家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产业升级,推动银行业区域和业务格局深刻地调整。居民消费和服务业的重要性日益提升,给银行业优化业务结构带来了战略的机遇,金融媒体推动综合经营及非息收入较快增长。加快银行盈利模式转型,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推动管理和服务模式的变革等等等等。

  今天我想从三个方面来探讨一下另一个重大的机遇和转型,就是国际化。

  首先,我们来关注一下30年未有之三大机遇。

  第一个机遇是中国对外开放的新格局,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的贸易国,第三大对外直接投资大国,未来中国将更紧密地融入全球产业链的分工,从其他国家建立更加广泛和深入的经贸联系。我们估计到2020年中国对外贸易的总额将超过5万亿美元,对外的直接投资额将超过2000亿美元,比2014年要翻一倍。

  第二大机遇是“一带一路”为主轴的新市场,“一带一路”的愿景提出以来,国际基础设施和产能合作大局已经打开。中国银行因为是跟国外接触得比较多,在海外的机构比较多,现在我们到“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家一看实际上他们对“一带一路”忙活得比我们还厉害,都唯恐怕错过这班车,他们无论从政府、高级官员、中级官员到企业家们对“一带一路”的倡议都在积极地规划、设计,实际上这个“一带一路”已经从一个最初的设想、最初的概念变成了实实在在的、扎扎实实在推进。企业走出去取得了显著的进展,2016年前5个月,中国对外新签对外承包合同达到391亿美元,占同期中国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总额的51.8%。未来中国银行业海外拓展将获得更为广阔的空间。

  第三大机遇是人民币国际化带来的新商机。截止2016年5月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规模累计已突破26万亿元,1—5月人民币直接投资同比增长89%,随着人民币正式加入SDR货币篮子,有利于中资银行以人民币业务为切入,拓展更为广阔的国际市场。

  其次,正是新形势下银行国际化发展的两个差距,第一个差距是海外服务能力的差距,中资银行的海外金融服务仍以传统的商业银行业务为主,虽然设有众多的非商业银行子公司,但国际化竞争能力仍然偏弱。目前还没有一家迈入国际化的银行和国际保险公司。中资银行也已经出现了成长的烦恼,海外利润率偏低,资本和资金来源过渡依赖于集团,零售业务一直难以取得突破。有的银行在监管合规领域面临较大挑战等等。

  最后,我想结合国际经验谈谈未来中国银行业国际化转型突破的几个着力点。

  1、服务国家战略,适应大国崛起的跨境金融需求,从英美德日等的发展情况看,跨国银行的兴起与大国的崛起相伴相生,中国银行业要主动担当历史责任,助推发展中大国在全球的崛起,稳步推进机构的国际化、业务的国际化,以及人员的国际化,力争在“十三五”期间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2、坚持差异化的发展,形成国际化发展的梯队,中国银行业要实现国际化发展的跨越,并不意味着所有银行都要走出去,实际上国际化并不是都设了机构就叫国际化,要解决的有一个国际化的思维、理念,实际上大家攥成拳头优势互补之后共同拓展一个市场。要坚持差异化的发展之路,避免过度竞争。海外发展如同酿酒,往往需要几代人的积累和努力,它不是快餐,才能真正地做到可持续发展。我国银行业应在坚持市场化选择和政策引导共同作用的基础上,形成一定的国际化的发展团队,大型银行坚持综合化发展,在国际化程度和区域分布上适当地有所区别,中小银行充分发挥自身特色,与大型银行互相支持,共同发展,在业务上大家彼此合作。

  3、理性安排推进的节奏,保证国际化业务稳健发展。从发达国家银行业的经验看,国际化发展会出现周期化的波动,与本土发展存在着明显的互溢效应,可能会对银行经营形成巨大的冲击,这样的冲击有两种情景,一是本土根基不稳,导致国际化的收缩,比较典型的是日本的泡沫经济以后,日本银行业被迫收缩海外业务。90年代的时候,前十大银行基本日本银行占了很多,但到了2000年,到了本世纪几乎日本的银行在前边就见不着踪影了。二是国际化的扩张过猛,冲击本土稳定,英国当时重塑四大清算银行,跨国并购整合不力受损,零售业务的亏损最终均被收购,中国银行业国际化,应充分评估国内国际经济环境变化和自身实力的因素,理性地安排推进节奏,走稳健发展之路。

  4、加强能力建设,各方面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我国银行业要走出去,并且立得住,成为境外市场的主流银行,甚至成为国际同业效仿的标竿银行,自身能力建设是关键。这里边第一是综合服务能力是基础,当前跨境客户的需求日益多元化,国际同业也往往采取混业经营的模式,这要求中国银行业必须能为客户提供组合拳式的金融服务。风险控制能力是保障,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和法律环境差异很大,一些国家不良贷款率高起,监管要求严苛,这要求中国银行业强化对国别风险、操作风险的有效监控和对商业机构的及时提醒。运营管理能力是关键,国际化经营管理链条和半径长、文化跨度大、管理难度高,这要求中国银行业从公司治理、组织架构、企业文化等方面将全球集约化管理落到实位。

  女士们、先生们,独行快、众行远,在日益复杂的国际环境下,中国银行业不应该是单打独斗,也不应该是“零和博弈式”厮杀。让我们携手共同谱写中国银行业转型与突围的新乐章。

 

责任编辑:方杰

您有好的观点和精彩的文章,欢迎投稿。投稿邮箱:cebnetnews@cfca.com.cn 。

微信扫一扫,在这里读懂新金融。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中国电子银行网官方微信、浏览手机网站或下载官方APP(半刻金融)。

中国电子银行网官方微信 中国电子银行网手机网站 中国电子银行网官方APP
 
 
 
总是会有福利从这里发出……
手机上省流量看资讯
创新引领 半刻不停

 

新闻推荐

Copyright 中国电子银行网 2009,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5045998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2004896号

可信网站